一個人工智能已經融入了用戶體驗/用戶界面設計師的日常生活。但我們究竟在使用哪些工具?它們對我們有多大幫助?最重要的是:作為人類,我們還能做什么?
本文將通過具體的案例研究,進行清晰且最新的分析。
工作 50% 的時間(并獲得更多)。
人工智能工具正在改變我們作為用戶體驗/用戶界面設計師的職業。這不僅關乎速度,更關乎流程的質量。過去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的任務,現在只需幾小時就能解決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借助有針對性的工具,我們可以通過專注于思考、愿景和驗證來減少 50% 以上的運營工作。
NotebookLM是 Google 推出的一款免費 AI 工具,可以分析和合成各種類型的字體:PDF、鏈接、文檔、音頻和視頻。加載的來源越多,輸出效果就越好。您可以向它詢問痛點、鏈接來源之間的模式,以及生成摘要或表格。
局限性:不太適合生成創意內容,如文案、視覺效果和創意生成,需要結構化輸入,如果沒有來源,它就無法發揮其 100% 的潛力,它只能解釋所提供的數據,而不會創造出新的東西。
案例研究:“EVENTFINDER”——城市免費活動應用程序為
想要發現其所在城市免費活動和場地的用戶創建網絡應用程序(桌面和移動)的初稿。在 NotebookLM 上上傳的內容:
2 篇關于免費疫情后活動趨勢的文章
1 個包含用戶訪談的 PDF 文件(或一份虛擬文檔)
關于 Eventbrite、Meetup、Facebook Events 等競爭對手的說明提示使用示例:
從上傳的訪談中總結出重復的用戶需求
通過分析這三個競爭對手,可以得出哪些基本功能?請用表格總結一下。
尋找和參與免費本地活動時可能出現的痛點
ChatGPT就像一個靈活的助手:它可以解釋用戶流程、生成微文案、定義站點地圖、提供基準和策略。需要注意的是,它必須經過訓練,并且查詢越詳細,結果就越好。
局限性:如果問題缺乏背景,答案將是通用的,它可以編造看似合理的信息,不適合復雜的結構化輸出。
案例研究:“EVENTFINDER”——城市免費活動應用程序
使用 GPT 將 NotebookLM 上收集的數據轉化為具體的用戶體驗。提示使用示例:
擔任用戶體驗設計,特別是信息架構方面的專家。
目標:
為健康網絡應用程序定義兩種替代信息架構方案。輸入:
分析我將以鏈接或 PDF 形式提供的內容。識別重復需求、所需功能、典型流程和基本信息。同時,還要考慮行業趨勢和健康應用中的已知模式。輸出要求:
制定兩份完整且獨特的信息架構方案,包括:
1.1 頁面地圖(站點地圖),包含層級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。1.2
每個頁面或部分提供的主要功能。1.3
每個頁面預期包含的內容和信息數據。1.4
主要流程描述(例如注冊、用戶數據收集等)。1.5
每份方案的設計原理(適用原因、采用的模式等)。簡要比較這兩個提案,突出其優點和不同之處。
限制:
應用程序必須響應迅速。體驗基調必須令人安心、個性化且以健康為導向。只有當外部數據來源與我提供的數據一致時,您才能依賴它們。等我把材料發給你之后你再開始加工。
Figma Make 集成于 Figma 中,它可以根據文本提示、來自您的設計系統或可附加的參考資料創建 UI。您可以使用它來創建包含簡單或復雜提示的快速草稿。目前,它僅集成在 Figma 的付費計劃中。此外,您還可以使用Google 的開源工具Stitch。
局限性:響應式并不總是有效,因此需要手動干預來調整布局,它不能保證元素定位或大小的絕對精確,它更喜歡現代的“外觀和感覺”,但通常不考慮可訪問性、層次結構或可供性的原則。
案例研究:“EVENTFINDER”——城市免費活動應用程序
根據研究和分析獲得的數據,使用提示創建第一個視覺草稿。提示使用示例:
為名為“EventFinder”的網絡應用創建桌面主頁,幫助用戶查找城市中的免費活動。風格現代、簡潔、易用。必須包含:搜索欄、推薦活動、按地點和日期篩選的篩選條件。
生成一個移動屏幕以顯示事件詳情:圖像、名稱、位置、地圖、“添加到日歷”按鈕
為“用戶資料”頁面提出兩種布局方案,其中包含已保存的事件和通知設置